赤峰市民政局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推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
来源:
赤峰市民政局
发布时间:
2024-11-01 16:58
字号:大中小
2024年10月25日至26日,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强调“着力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发展兜底性基础性养老服务,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形成符合赤峰实际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赤峰市有常住人口396.7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常住人口为95.44万人,占比达24.06%,面对全市人口老龄化的现实压力和加快发展养老服务的迫切需要,赤峰市民政局将围绕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坚决扛起民生建设责任和使命,着力补短板、扬优势、保民生、兜底线,不断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推动养老服务由兜底型向普惠型、由单纯面向弱势群体向银发群体转变。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通过党组专题会、专题学习会和研讨交流等方式,引领带动全体民政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掌握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基本养老服务的政策文件精神。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养老服务政策措施、建设运营、服务供给等方面内容,树立市场化思维,拓宽养老服务发展视野和思路。二要找准短板、破解难题。深入调研街道、乡镇、村、社区等基层养老服务设施,找准当前我市在政策制度、服务保障、监督管理、社会参与等4个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弱项,着力破解我市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上的堵点难点。三要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抓好赤峰市基本养老服务“1+5”政策体系落实,全力建成标准化、规范化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推动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城市乡村协同发展的养老服务格局,全面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培育壮大“银龄行动”队伍,积极引导老年人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坚持科学统筹、分类指导,立足各地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开展养老服务设施(机构)试点建设,通过试点先行,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引领推动全市养老服务工作提质增效。一方面,因地制宜打造示范典型。以红山区、松山区为试点,打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典型,为辖区内老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急、助行”、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以林西县为试点,打造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典型,健全工作机制,拓展互助内容,嵌入“六助服务”,推动形成入住、互助、机构照护等全流程闭环管理;以阿鲁科尔沁旗为试点,打造3个阵地、建设2支队伍、链接1个超市的“3+2+1”牧区养老服务典型,解决转场过程中留守在家老年人、随子女游牧老年人、长期居家老年人的多元养老需求;以巴林左旗为试点,打造医养结合服务典型,积极探索“医+养”“护+养”“疗+养”“康+养”为一体的“医养结合”新路子,推动“医中有养、养中有医、护理介助、康复促进”融合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克什克腾旗为试点,打造旅居养老典型,发展旅居养老产业,推动“颐养赤峰”旅居养老服务品牌建设。另一方面,以点带面推动全面发展。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全面总结养老服务设施(机构)试点建设经验,以点带面,进一步扩大多元养老服务覆盖范围,推动全市养老服务设施(机构)提档升级,努力构建兜底有保障、普惠可持续、高端有选择的多元养老服务体系。引导支持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为老年人提供价格可负担、品质可信赖、运营可持续的养老服务。 以提升旅居养老服务质效为切入点,积极主动融入京津冀区域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战略。一要立足银发经济,树立市场化思维。通过外出考察、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拓展旅居养老工作思路;与文旅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就旅居养老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业务探讨,形成“民政+文旅”旅居养老合力,探索建立老年人旅居养老服务规范、旅居养老配套标准等行业规范,推动赤峰市旅居养老产业体制机制建设。二要坚持示范引领,提升旅居养老服务品质。建设精品旅居养老机构,打造特色旅居线路,丰富养老服务产品,培训“宾馆化”工作人员,链接机构、景区、医疗、交通等资源,全方位做好“食”“住”“游”“购”“行”服务衔接,为老年人打造便捷、舒适、安全的旅居环境,健全生活服务网络,发展“旅居深度游”,努力让广大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三要主动宣传推介,寻求合作交流。主动对接、拓宽对外交流渠道,进一步扩大“颐养赤峰”旅居品牌影响力,引入养老服务行业优质企业,积极探索赤峰市旅居养老产业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赤峰市民政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引,以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养老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保民生与促发展良性互动,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老年人,将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探索做好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推出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