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一粥一饭是美好生活的开始,也是老有所依、老有所安的基础。近年来,为解决高龄、空巢、独居、失能半失能等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扎实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赤峰市积极开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以一日三餐的“小饭碗”,惠及银发群体“大民生”。
一、高位谋划工作布局
根据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要求,印发《赤峰市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将老年助餐点建设纳入“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和“民生实事项目清单”,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发展模式,优化服务供给,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机制。实现了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开展助餐服务全覆盖,有需求的低保、特困、失能等经济困难老年人助餐服务全覆盖,高位推动赤峰市老年助餐服务工作走深走实。
二、织密筑牢助餐服务网络
综合考虑各辖区内老年人口密度、人口规模、就餐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科学规划助餐点数量和布局,将老年餐厅深度融入“一刻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布局和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依托现有设施,因地制宜,通过新建、回购、租赁等方式充实老年助餐服务设施。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老年助餐点239个,可解决7000余名老年人用餐问题,总体服务覆盖老年人8万人次。
三、索建立多元助餐模式
深入考察调研,勇于探索实践,兼顾各类社会老人助餐配餐需求,因地制宜探索建立了丰富多元的助餐服务模式。“养老机构+助餐服务”在满足全日托养老人就餐的前提下,发挥机构餐饮资源优势,开展送餐服务。将机构专业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的同时,也为机构创收营利。“中央厨房+助餐服务”依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引进社会组织运营管理,在街道层面设立中央厨房,采取“中央厨房配送”的方式为下辖社区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有效节约助餐点建设成本,也避免了食物的浪费。“社区设施+助餐服务”采用“社区+爱心企业”的合作方式运营,给前来就餐的老年人提供相应折扣。此外,由社区统筹协调,建立由党员、网格员、低龄老人为主的志愿者队伍,为老人免费提供送餐上门服务。“餐饮企业+助餐服务”依托优质餐饮企业多年的从业经验和多元灵活的站点分布,为开展助餐服务提供了场所保证和人力支持,能够做到菜品多样、就餐方便,同时满足失能老年人送餐上门的服务需求。
四、推动落实助餐扶持政策
以“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方式,建立多元筹资、多方支持和风险分担机制,有效增强老年助餐服务的可持续性。对符合条件的老年助餐服务机构按规定享受房租和税费减免优惠政策,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按规定执行居民生活类价格,有效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鼓励有条件地区对运营方给予一定的运营补助或综合性奖励补助,引导助餐点对老年人就餐给予优惠和让利,同时鼓励老年人主动购买助餐服务,激发老年助餐服务市场活力。
五、着力提升服务运营水平
各级民政部门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指导各助餐点根据周边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消费能力、饮食习惯等科学制定食谱,保证老年人吃得饱、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将助餐点纳入养老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范畴,逐步统一助餐点标识标牌,增加适老化设施,提升老年助餐便捷程度。为老年人优先提供服务,给予更大优惠,在扶持老年助餐服务的同时,对老年助餐服务的开展情况、服务质量实现有效监管。多措并举,推动老年助餐服务从“有”到“优”转变。
一日三餐,四季风味。饮食,承载着烟火气,也饱含着人情味。在可口饭菜中,蕴藏着的是民政人“民政为民 民政爱民的”初心使命。下一步,赤峰市民政局将不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盯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中的短板弱项,继续合理布局养老助餐点,优化服务供给模式,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方便可及、经济实惠、安全可靠、持续发展。将热气腾腾的暖心餐,送到老人的“舌尖”,也直达他们的心坎。(刘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