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推进赤峰市乡、镇、苏木(街道)社工站建设情况,推动“五社联动”试点工作助力基层社区治理,根据赤峰市民政局工作部署,由赤峰社会工作发展协会会长、中级社会工作师王殿禄、赤峰社会工作发展协会秘书长王玉霞、赤峰社会工作发展协会副会长、中级社会工作师王春梅、高级社会工作师贾淑岩、李海洲、中级社会工作师贺毅超、褚丽丽、于季峰一行组成的赤峰市“五社联动”督导专家团队,于2023年8月14日-31日间赴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和克什克腾旗督导五社联动、社工站(室)工作推进情况。各旗县民政局分管领导和相关乡、镇、苏木(街道)民政办主任、社工站工作人员陪同调研。
督导组一行依据《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五社联动”社会工作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有工作场所、有专人服务、有健全规章制度、有规范工作流程、有统一标识”的文件精神,先后深入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和克什克腾旗实地考察社工站建设情况。通过听取汇报、询问访谈、查阅服务档案和账务资料等形式,对北五旗县“五社联动”试点工作落实状况、工作举措、服务开展、资料档案等方面进行现场督导,并于现场督导结束后,分别与各旗县区召开“督导‘五社联动’试点项目工作汇报会”,督导组一行分别就实地督导中发现的亮点、存在的问题、需改进和加强的地方提出了专业中肯的督导建议。
“五社联动”试点项目和社工站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北五期县区两级民政部门积极响应实施方案“一年试点、两年扩面、三年全覆盖”文件要求,通过建机制、抓人才、推项目等举措推动社工站建设,北五期县工作均有亮点、有提升、有潜力。
阿鲁科尔沁旗创新五社联动“商企联盟”服务,打造志愿服务“暖心牌”、慈善救助“善心牌”,扶老助老“爱心牌”,因地制宜的开办新民村“爱心食堂”,聚焦辖区老年人需求,推行8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用餐、70周岁以上老年人半价用餐、60周岁以上老年人收取成本费用餐,上限截止到一天15元,真正解决了辖区老年人日常用餐问题,同时积极运用了五社联动模式推进社工站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巴林左旗成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并建立了专家库,为社工服务提供专业保障;组建由专业社工和持证社区工作者构成的社工人才库,保持人才队伍稳定;建立慈善资源库,通过多种渠道链接社会资源,汇聚社会慈善资源,为社工开展扶困济弱服务提供资源保障;同时借助“牵手计划”援派社工机构专业力量制定了《巴林左旗社会工作服务站指导手册》,为社工站提供服务指引;
巴林右旗支持承接结构参与社工站建设,并在城乡社区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创新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与城乡社区、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社会慈善资源联动服务模式,促进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协作、互动互补、相辅相成、同和发展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
林西县积极探索社工站可持续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打造社会工作服务品牌等方面工作,各乡、镇、苏木(街道)民政办主任直接参与社工站建设具体工作,城北、城南街道分别通过返聘已退休社区书记、选调社区工作者作为社工站驻站社工,通过与承接社会组织共同开展社会工作学习、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技能,利用社区工作者优势帮助承接社会组织快速融入,相互取长补短,并在原有资金基础上分别对城北、城南街道投入额外资金用于社会工作服务站场所建设;
克什克腾旗分层次建成1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16个苏木乡镇(街道)社工服务站,实现社工站100%全覆盖建设目标,积极探索将社工站建设融入到乡镇“三位一体”社会化服务平台,打造“共联共建共享”新模式,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民政部门业务监督指导“双管理”机制,完善把社工人员培养成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全面手,同时将社会化组织的骨干力量培养成社工人员的“双向用人”制度,实现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社工提供优质的服务平台,社工站为社会化服务组织拓宽了业务范畴的“双赢共享”目的,最终达成企业在群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服务群众无死角”的目标。
从整体看,北五旗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取得了明显成效,志愿服务和慈善资源链接服务有序开展,服务成效突出。但在社工专业服务、政策精准理解、档案规范建设、部门联动融合等方面还需提升。
汇报会后,赤峰社会工作发展协会会长王殿禄、副会长王春梅、高级社会工作师贾淑岩、李海洲分别针就各旗县区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各旗县乡、镇、苏木(街道)分管民政工作人员、社工站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指导各乡、镇、苏木(街道)社工站在民政部门组织落实下,不断深化认识,协同推进落实“五社联动”机制,在制度建设、体制机制、社工能力、组织培育、资源整合、项目成效、专业宣传等方面加大力度,提质效、出经验、成样板。
此次集中督导,进一步明确了北五旗县今后“五社联动”试点工作的前进方向,对于相关部门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起到了有力指导作用。下一步,赤峰社会工作发展协会将继续帮助督导对象积极推广“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在提升社工专业水平、加强社工站规范化建设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努力打造本土化、专业化、品牌化的社工服务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强化提质增效,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张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