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8 日 下午,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与赤峰市民政局合作共建社会工作专业赤峰实践教学基地签约仪式在安定医院举行。我市6家社会组织与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完成签约授牌。
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 副教授邓俊丽、教师涛德、赤峰市民政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于海波、赤峰市民政局基政科科长范体志、红山区民政局副局长 唐山石出席仪式。
内蒙古工业大学和赤峰市民政局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是为了进一步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中央、自治区和全市组织部长的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人才工作要点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引育栓用各个环节精准施力、聚焦用力、持续发力,加快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基地建设,加强三方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升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充实本土社会工作人才资源。“政、校、社”以签订协议和授牌仪式为起点,本着“优势互补、相互协作、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专业指导”融为一体,着重人才队伍建设、社工实务实践教学、社工项目开发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
签约授牌仪式后,邓俊丽教授主持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座谈会。社会组织机构负责人及社工代表们踊跃发言,就社会工作职业化落地、社会工作毕业生发展方向、社会组织可持续运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也对基层社工一线工作中的问题展开了分析。
范体志进行了总结发言,范科长介绍了赤峰市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概况、人才培养特色及社工站建设等情况,强调实践教学在培养社工人才方面的重要意义,并表示要深化政、校、社三方合作,以实践教学基地为纽带,结合本土的需求培养优秀的社工人才,为社会组织及社工站输送优质毕业生源。
政、校、社三方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搭建学生就业平台,有利于三方互相支持、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赤峰市民政局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发力、拓宽渠道、精准对接,进一步深化三方合作,推进本土社会工作事业高质量发展。(张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