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多措并举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一、完善预案体系,构建全链条安全防控机制
为全面提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安全管理水平,我中心近期系统修订了《食物中毒应急预案》《消防安全应急处置方案》《急病送诊救治流程规范》及《受助人员护送途中安全预案》四项核心制度,形成覆盖“食、住、行、医”的全链条防控体系。通过把好食品入口关、升级消防装置、增设医疗急救设备等硬件改造,实现“技防+人防”双重保障。同时建立“隐患随手拍”内部通报平台,动员全员参与风险排查,累计整改电路老化、食品留样不规范等问题9项,切实织密安全防护网。
二、实战演练强本领,锻造应急处突尖兵队伍
聚焦“人人能应急、岗岗精技能”目标,联合消防、卫健部门开展“火灾疏散”“心脏骤停急救”“护送途中突发疾病处置”三大场景实战演练。通过模拟夜间火情烟雾扩散、受助人员突发心梗等突发事件,检验预案可操作性。演练中创新采用“双盲测试”模式(不提前通知时间地点、随机设定障碍),确保全员熟练掌握灭火器操作、心肺复苏术及应急护送路线规划等关键技能。目前全体人员均通过急救资格考核,13名骨干获评“救护员”,队伍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预案场景化、演练常态化、责任清单化”管理模式已成为单位标准化建设范本。
三、协同联动提质效,打造民生保障示范样板
以预案优化为契机,深化“民政+公安+医疗+交通”跨部门协作机制,与市医院、安定医院、传染病医院签订“绿色通道”协议,在高铁站、汽车站等重点路段设立应急联动服务点。下步将结合6.19开放日,推出“安全文化月”活动,通过制作多语种安全手册、开展受助人员应急知识科普,构建“工作人员主导、受助对象参与、社会力量支持”的共治格局,将成果进一步深化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