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民政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关于社会救助的政策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工作部署,始终秉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致力于为全市困难群众提供精准、高效、温暖的救助服务,在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及时发放资金,强化兜底保障
为织密民生保障网,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确保困难群众均能及时、足额领取到救助金。赤峰市民政局聚焦救助资金发放环节,建立“民政、财政、银行三方会商研判机制”和“资金发放动态调度机制”。协同财政、银行提前规划发放时间,加强调度与问题研判处置,每月10日前确保资金发放到位。1-9月份,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资金总计11.75亿元,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1.74亿元,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660万元,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生活难题,为筑牢民生底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支撑,也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二、发展服务类救助,提升救助质效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运转效率,增强救助服务的质量与水准,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赤峰市民政局面向全市低收入群体,开展访视慰问、生活照料、康复训练、就医陪护、健康监测等照护类服务,以及心理疏导、资源对接、能力培育、社会融入等关爱类服务。2025年以来,我市各级民政部门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心理疏导960次,共服务1786人次;开展能力提升培训43次,共服务2442人次;组织社会融入活动24次,共服务254人次。目前,困难群众生活照料、心理关怀等需求得到精准响应,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的积极性持续提升,切实让救助服务更有温度、更具实效。
三、依托五级监管体系,筑牢精准防线
为切实提高社会救助精准性、确保工作规范有序,赤峰市民政局构建“苏木乡镇(街道)-旗县(区)-市-自治区-外部监督”五级监管体系,形成全链条监管。其中,苏木乡镇、街道作为基层核查主体,对新增及在享保障对象家庭开展100%入户调查核实,精准核实上级下发疑点数据,扎实推进动态管理,从源头严审救助对象资格;旗县区民政局开展抽查工作,对新增、在享保障对象家庭按30%比例入户调查核实,同步核查上级下发疑点数据,加强环节监管;赤峰市民政局通过“线上数据筛查+线下实地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与农牧、医保、残联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对困难群众的家庭收入、财产状况、就业情况等信息进行全面比对分析,发现疑点数据,及时下发旗县区并督促整改。自治区民政厅不定期下发各类疑点数据进行核对,进一步保障我市社会救助工作更加精准。
社会救助工作任重道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群众需求的不断变化,对我市社会救助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政策宣传与落实,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救助精准度和服务质量。同时,赤峰市民政局将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救助格局,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为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赤峰贡献民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