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亿,达到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养老问题凸显,其中,助餐服务作为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泛关注。
如何让老年人吃得安心?如何进一步完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实现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幸福”的味道?惠老助餐,该如何服务到老年人心里?
2025年,元宝山区民政局出台了《老年人助餐服务工作方案(试行)》,加快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步伐。在助餐点前期选址问题上,以“步行不超过15分钟”为选址标准,通过“线上咨询+线下走访+助餐座谈”三维调研模式,精准掌握困难老年人群体膳食需求、价格承受能力及服务半径等核心数据。绘制全区老年人口分布热力图,力求让助餐点的建设布局尽可能科学合理。
首家老年人助餐点的正式开餐,吸引了众多社区老年人前来体验助餐点的第一餐,20余道菜品琳琅满目,满足各年龄层口味,居民一日三餐都可以来此享受幸福“食”光。
现如今,元宝山区累计成立老年助餐点22个,已建成的22家助餐点大多采取委托运营的方式,运营方充分利用自身餐饮公司、餐饮企业等资源提供餐食制作、配送服务,并在运营中探索社区服务新模式。
在平庄东城街道“时间银行·社区大食堂”,清晨五点,志愿者就在社区大食堂开始志愿服务,为正在用餐的老人递送早餐,并及时清理桌面。平庄东城街道北片三个社区的老年居民较多,且子女长期在外地工作,社区大食堂为老人用餐提供了方便。现场一位老人说到:“我和老伴儿岁数大了,自己做饭不太方便,现在在社区食堂,干净卫生还实惠,真不错!”。
同时,部分助餐点推出了“一元早餐”、“免费喝粥”、“高龄优惠”等活动,鼓励社区志愿者开展“银龄送餐”,鼓励志愿者与有需求的老人结对,在提供助餐服务的同时,开展助洁、助购等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对于服务老年人更有成效的助餐点,元宝山区民政局也专门制定了激励政策,增加助餐点补贴标准,进一步提高助餐点优化服务的积极性。
为做好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元宝山区民政局专门开发了元宝山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集成助餐预约、刷脸支付、健康管理、菜单推送等功能模块,并上线微信小程序。老人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远程点餐,助餐点可根据老年人用餐情况在微信小程序上推出个性化营养餐单,提供适合患糖尿病、高血压等老年人餐单,让老年人放心、舒心用餐。同时区民政局还为助餐点统一配备刷脸设备,老人“刷脸就餐3秒办结”,实现便捷用餐,打造“互联网+助餐”服务综合体。通过“互联网+助餐”的创新模式,实现了助餐服务运营效能的全方位提升,为老年人和助餐带你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体验,实现了高效服务的精准供给。
在食品安全方面,民政局制定了《元宝山区老年助餐服务规范》,建立“四统一“管理机制(服务流程、营养标准、补贴政策、监管体系),对老年助餐服务的合法资质、食品安全、配套设施以及建筑条件等标准作出规范。同时,利用“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让老年人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科学合理的助餐点布局,既能满足老年人口集中区域的需求,又能兼顾偏远地区的老年人,实现了助餐服务的全域无缝隙覆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不仅享受着上门送餐服务,还在送餐过程中,与志愿者们亲切交流,而在助餐点,老年人也可以与同龄人一起用餐、聊天、娱乐,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效缓解了老年人的孤独感,对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一步,元宝山区民政局将持续加大助餐服务建设力度,细化工作方案,全面推动老年人助餐服务的普及与发展。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渠道,努力构建覆盖广泛、布局合理、方便可及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更加优质、贴心的餐饮服务。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