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赤峰市红山区民政局围绕敬老、生态、婚俗三大民生领域,联动多方力量开展系列特色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民生服务宗旨,传递社会温情,推动文明新风落地生根,为区域发展注入民政力量。
一、桑榆情暖庆生辰,敬老爱老显温情
红山区民政局携手辖区社会组织、爱心企业与志愿者,共同举办“桑榆情暖共庆生辰——寿康养老集体生日会”,为养护院长者打造欢乐满满的生日盛宴。活动伊始,活力歌舞《爷爷奶奶和我们》点燃现场氛围,志愿者灵动的舞姿与贴合长者生活的歌词,让长者们展露笑颜,纷纷跟着节奏拍手互动,祥和欢快的气息萦绕全场。随后,爱心企业为寿星们送上洗发水、沐浴露、洗衣液、纸抽等日常生活必需品,贴心物资既解决实际需求,更让长者深切感受社会关怀。最后,工作人员手捧定制生日蛋糕步入会场,为每位寿星戴上生日帽,摇曳烛光中,长者们合十许愿,全场齐唱生日歌,温馨时刻被永久定格。未来,红山区民政局将持续联动社会力量,策划更多贴合老年人需求的公益活动,让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在实践中不断传承。
二、生态安葬守初心,绿色殡葬树新风
由赤峰市民政局、红山区民政局主办,红山区南山公墓服务中心承办的赤峰市第七届节地生态安葬公益活动,在南山公墓温情举行。14位生态葬践行者以“草坪葬”形式回归自然,100余位家属及市民代表共同见证这场特殊的告别仪式。伴随着庄严肃穆的乐声,14名专业礼仪人员依次完成祈福、护灵、撒花、培土、献花等环节,以庄重仪式向逝者致以崇高敬意与深切缅怀。14位践行者的骨灰装入可降解骨灰坛,最终与大地相融、与自然共生,诠释着生态安葬的环保理念。此次活动以“节地、生态、惠民”为核心,既减轻群众丧葬负担,又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得到家属广泛认可。自2019年首届公益生态安葬活动开展以来,南山公墓服务中心已累计为200位逝者施行生态安葬。未来,该中心将继续秉持“绿色、惠民、人文”理念,拓展树葬、花坛葬等模式,推动殡葬改革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助力建设绿色文明赤峰。
三、青春赋能婚俗改,产教融合育英才
以“青春赋能婚俗改革,产教融合育创新英才”为主题的赤峰婚俗产业创业大学生孵化公益项目新生欢迎会,在红山区婚姻登记中心隆重举行。活动汇聚政府、高校、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百余名创业学子与行业精英齐聚,共探婚俗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之路。作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赤峰市以“破陈规、树新风”为目标,出台《婚俗改革实施方案》,实现“红白理事会”全覆盖,打造13处婚俗文化宣传阵地,“零彩礼”“低彩礼”占比从15%提升至45%,婚姻纠纷同比下降15%。此次孵化项目正是婚俗改革与青年创业的深度融合。项目依托多方平台,创新“政校企协同+产学研一体”模式,构建全链条孵化体系。课程涵盖婚礼策划、跟妆、管家、短视频运营等多模块,行业专家结合实战案例,讲解前沿技术与传统文化在婚庆场景的应用,为学子勾勒职业发展蓝图。学员团队积极创新实践,打造“婚礼+非遗”文化IP,开发数字化婚庆平台,推出社区“一站式婚庆管家”服务,激活婚俗产业新赛道。活动现场,“低碳环保婚礼”策划方案引发关注,非遗婚庆产品获高度评价,共达成8项合作意向。学子们表示,在项目中不仅掌握技能,更找到文化传承与商业价值结合的路径。
从关爱长者到践行绿色殡葬,再到推动婚俗改革,赤峰市红山区民政局通过系列活动,精准对接民生需求,凝聚社会多方力量,在服务民生、引领文明新风的道路上持续迈进。未来,红山区民政局将继续探索创新,推出更多优质民生活动,为构建和谐美好红山贡献更大力量。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