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精神医学二科举办了一场以“秋日絮语”为主题的手工树叶贴画创作活动。十余名住院患者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用收集来的落叶,拼贴出一幅幅充满生命力的艺术作品,展现出精神障碍群体丰富的内心世界与艺术潜能。
落叶重生:艺术疗愈的温暖实践
活动室内,银杏叶化作翩跹的蝴蝶,枫叶叠成绽放的花朵,榆树叶勾勒出活灵活现的金鱼。患者们专注地挑选叶片、设计构图,在卡纸上涂抹胶水、精心排列。这些看似普通的自然材料,在他们的指尖被赋予新的生命。“每片叶子都有自己的形状和纹理,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充满希望,无限生长,我们都有未知的未来。”患者小文(化名)指着自己创作的《希望之树》轻声说道。她的作品用梧桐叶、枫叶构成花瓣,彩色铅笔勾画出藤蔓,她的眼中闪着许久未见的亮光。
疗愈之手:医学与人文的深度融合
王殿超主治医生表示:“自然材料触感温和,色彩柔和,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手工创作既能锻炼专注力和精细动作,又能通过非言语形式表达释放情感。”他注意到,一位长期沉默的患者在创作时主动询问胶水的用法,另一位情绪不稳的患者在拼接树叶时逐渐平静下来。
宋燕飞主任指出:“艺术治疗是康复医疗的重要组成。这类活动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更通过作品展示打破公众对精神疾病的刻板印象。”
生命之语:作品背后的情感世界
患者创作的十余幅作品风格迥异:有用枫叶和彩铅画作的《希望之树》,以银杏叶和榆树叶拼成的《山枫》,还有用不同绿色叶片层叠出的《远山深处》。每幅作品都由创作者亲自命名,记录着创作灵感与心情寄语。“我想让秋天留在画里”,患者小佳(化名)在作品说明中写道:“就像希望美好时光能停留得久一些。”
走向曙光:康复之路的创造性探索
树叶贴画作品在病区进行展览,部分作品还将由患者亲手赠予患者家属。正如一片脉络清晰的叶子见证着生命的历程,这些由心灵与双手创造的艺术作品,正无声诉说着关于希望、疗愈与重生的故事。在精神康复的道路上,每一片精心粘贴的树叶,都是向着光明迈进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