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惠民政策精准落地,近日,巴林左旗民政局举办为期两天的社会救助业务培训班。全旗社会救助工作经办人员齐聚一堂,“沉浸式”学习充电,共同解锁社会救助服务“新技能”。旗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向东出席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
刘向东表示,要深刻认识培训意义,增强学习自觉性。社会救助是保障基本民生的“底线工程”,要增强提升业务能力的紧迫感和自觉性,确保每一项惠民政策都能精准滴灌到困难群众身上,进而推动全旗社会救助工作从“保基本”向“高质量”的跨越,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要严格遵守培训纪律,确保学有所获,学以致用。要做政策落实的“执行者”、做困难群众的“贴心人”、做改革创新的“推动者”。
会上集中观看了社会救助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警示教育片。
本次培训围绕基层社会救助服务工作,提前广泛征集各苏木乡镇(街道)民政办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疑点。根据反馈问题,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内容涵盖“数字民政”、低收动态监测、临时救助系统操作流程;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惠民殡葬、老年服务、困境儿童等核心业务的政策解读,精准传递最新政策文件精神,确保培训内容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切实解决基层社会救助服务工作难题。
培训会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互动答疑”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各位业务骨干对“数字民政”系统操作流程、低保边缘、刚性支出家庭政策的申请条件、审核流程、动态管理等内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并结合典型案例,剖析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让复杂的政策条文变得通俗易懂。全体与会人员聚精会神,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此起彼伏,大家纷纷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政策要点、关键变化及操作流程。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小王的笔记本密密麻麻,在重点处用不同颜色笔做了醒目标记:“刚性支出核算”、“家庭收入扣减”……她感慨道:“政策年年有调整,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丝毫马虎不得。笔记记详细了,回去给群众解释才更有底气。”
参训人员纷纷表示,此次“沉浸式”充电为大家解决了“回去怎么干的困惑”,真正实现了“带着问题来,拿着答案走”。(杨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