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政策法规
办事指南
民政要闻
机构概览
巴林右旗民政局:社会救助“加速度”,共绘民生新蓝图

来源: 赤峰市民政局

发布时间: 2025-04-28 10:09

字号:

年初以来,巴林右旗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保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目标,以政策创新、数字赋能、多元协同为抓手,推动社会救助从“保基本”向“提质量”转型升级,切实增强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精准施策,兜底保障更有力度

(一)提标扩面惠民生。自2024年7月起,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788元/月和582元/月,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同步上调至750元/月,惠及全旗低保对象10247户15125人、特困人员605人。创新实施“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政策,将因医疗、教育等刚性支出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897户家庭纳入保障范围,发放临时救助金123.85万元,实现“应救尽救”。

(二)靶向帮扶解急难。针对重病、重残、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开展“敲门行动+主动救助”,组织苏木镇(街道)民政干部、社会救助协理员等入户摸排1563次,新增救助对象386人,解决群众实际问题56件。联合医保部门为5297名困难群众统筹基金支出944.71万,大病支出43.89万,医疗救助基金支出249.09万,个人支付金额473.59万,有效防范因病返贫风险。

二、数字赋能,智慧救助更显精度

(一)一网通办提效率。依托“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系统”,整合民政、农牧、人社等部门数据,建立困难群众动态监测数据库,通过大数据比对精准识别潜在救助对象133人,核减不符合条件人员127人。推行救助事项“掌上办”,通过“救助通”、微信自助申请、政务服务APP线上受理救助申请56件,办结率达100%,群众办事“零跑腿”。

(二)动态监测防风险。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人口、刚性支出困难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其他困难人员等6类群体实施常态化预警,累计发布风险预警信息160条,联动苏木镇(街道)开展核查帮扶250次,确保风险早发现、早干预。

三、多元协同,温情服务更具温度

(一)“物质+服务”双轨并进。通过政府购买引入专业机构和志愿服务团队,为454名特困人员提供助餐、助洁、心理疏导等个性化服务200次,打造“救助+养老”“救助+康复”特色服务品牌。开展“圆梦微心愿”活动,发动爱心企业认领困难群众“微心愿”289个,捐赠物资2.65万元,惠及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群体356人。

(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积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慈善救助,设立“社会救助爱心人士资源库”,以自愿、公开、公益为原则,聚焦助老、助残、助学、扶困、救难等核心领域,为困难群众提供慈善帮扶,形成“政府保基本、慈善补短板”的救助格局。截至目前,已吸引36家爱心商企参与,完成24项服务需求对接,捐赠价值3000余元的生活物资。

下一步,巴林右旗民政局将持续探索“救助渐退”机制,鼓励有劳动能力救助对象通过就业逐步退出保障范围,实现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强化基层能力,对基层经办人员开展“全员轮训”,增设村级社会救助服务点176个,提升基层服务精准度。拓展智慧应用,利用系统分析困难群众需求,推动救助服务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升级。(他拉


友情链接
民政部
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
赤峰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