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家庭的纽带,婚姻家庭和谐事关民生幸福和社会稳定,为进一步促进家庭矛盾多元化解,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减少冲动型、草率型离婚现象,规范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民政局积极加强部门联动,不断强化工作举措,努力推进“四个到位”工作措施,妥善预防和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促进了婚姻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专业队伍组建到位,实现调解精准化。
2020年9月,民政局联合相关部门成立赤峰市松山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专业的社会组织开展工作,目前该组织有心理咨询师5名,律师2名,社工师5名,志愿者13名。为了打造专业的服务团队,婚调委采取对调解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每月安排心理专家和资深调解员进行一次集中辅导等措施,提高调解员与当事人沟通交流技巧和化解矛盾的能力,缓解调解人员自身工作压力,保证调解队伍的健康稳定。这支队伍在调解中,能摸清当事人心理矛盾,找准纠结点,抓住要害,对“症”下药,实现了“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从而大大提升了调解的成功率。自婚调委成立以来,累计受理登记离婚案件11401件,调解和干预成功6988件,调解和干预成功率61.3%。
二、“三表一案”评估到位,实现调解科学化。婚调委探索制定“三表一案”,即离婚登记表、婚姻关系评估表一、婚姻关系评估表二,案卷。前来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先填写离婚登记表,再依照“离婚前十一问”,填写《婚姻关系评估表(一)(二)》,这套评估表能够相对科学地反映申请离婚夫妻目前婚姻基本状况。进入调解环节后,调解员按照“构筑四道防线,形成四条幸福红线”的工作流程,竭力维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
第一道防线:调解员短、准、快的平复当事人的冲动情绪,让濒临离婚双方理性平和地接受专业的意见和援助,形成“第一条幸福红线”。
第二道防线:由心理咨询师稳、平、舒的指导当事人在存在问题的婚姻中“找到”自己,悦纳对方。通过耐心细致的调解给当事人以帮助,避免夫妻在冲动情况下作出离婚的选择,形成“第二条幸福红线”。
第三道防线:由律师及法律工作者本着坚持当事人平等自愿、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尊重当事人权利等基本原则,对于决意离婚的夫妻,引导当事人双方公平、合法、合理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形成“第三条幸福红线”。
第四道防线:由社工志愿者对有需求的家庭定期开展回访和跟踪服务,及时发现和化解新的家庭矛盾纠纷,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调解成果,维护社会稳定,形成“第四条幸福红线”。
历经“四道防线”和“四条幸福线”后,所有环节“留痕”,制成案卷,整理归档,实现婚姻调解服务的闭环管理。
三、法律普及宣传到位,实现法治社会化。松山区民政局利用“5.20”、七夕节、“三八维权活动月”等节点,联合妇联、司法局,把维权普法带进家门、走入农户,面对面向群众现场讲解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知识,真正做到普法到家零距离,维权服务暖人心。在婚调委等候区循环播放区民政局、区妇联、区委政法委联合制作的婚姻微电影《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教育引导前来进行调解的当事人如何处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目前,微电影已循环播放3500余次,惠及当事人10000余人次。这些做法,有力保障了广大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
四、跟踪回访服务到位,实现调解暖心化。婚调委对调解过后的案件,为巩固调解效果,化解社会矛盾,婚调员对于在婚调委接受调解的家庭主动跟踪,采取微信、电话、上门等方式及时跟进回访,接受回访率达95%以上。对调解和好的家庭通过回访,帮助夫妻双方聚焦矛盾焦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辅导,提高双方经营婚姻家庭的技能,让家庭更和谐,婚姻关系行稳致远;对调解离婚的家庭,注重帮助当事人平复心态,化解怨气,让当事人感受到调解的温度,最大限度化解因离婚而引发新的矛盾,同时尤其注重离婚家庭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和抚养费问题,为未成年子女成长保驾护航;通过回访,有效避免重大恶性案件的发生,为维护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松山区婚调委一直以构建和谐婚姻家庭,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己任,用尊重理解的态度,耐心专业的服务,或说服教育,或传授经营婚姻家庭的技巧,或循循善诱抚平心理创伤,或提供法律咨询、维护合法权益,让当事人回归理性思考,重新审视婚姻、定位关系、明确责任,让一段段走到悬崖边缘的婚姻迷途知返,一个个濒临破裂的家庭破镜重圆,这不仅有效预防和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更营造了和谐、文明、平安的社会环境。(松山区民政局 王晓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