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政策法规
办事指南
民政要闻
机构概览
松山区“两化一站” 社区管理服务体系赋能基层治理

来源: 赤峰民政局

发布时间: 2023-01-12 14:30

字号:

松山区位于赤峰市中心城区,下辖7个街道、1个街道筹备处,城区现有83个社区,服务42.96万城镇居民。近年来,为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服务水平,满足居民多元化服务需求,松山区探索出“两化一站”,即“智慧化+网格化+社工站”的治理新路径,为社区居民提供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社区服务,让社区更加和谐有序、服务更有温度,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一、建设智慧化平台,推出供需对接新机制

由赤峰市民政局和松山区政府共同投资600余万元开发建设“松山小智”智慧社区平台,经过3年的迭代开发建设,已建设指挥决策、基础大数据、网格化管理、问事咨询社情反馈、手机推送、便民服务、微信群智能监测和应急发布7个平台10个端口,接入国务院政务服务平台、蒙速办、市级政务平台政务服务 58 项,接通区直部门 39 个。通过数字技术赋能社区治理创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智慧社区”治理模式。通过智慧社区平台(松山小智),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网格员利用手机完成居民信息核验登记、巡查走访、事件处理等工作。社区、网格长线上通过智慧社区平台(松山小智)对网格员进行工作任务分派、考核监督、指挥调度。通过问事咨询、社情反馈模块,共实现30余个政府部门在线接收、解决群众的问事咨询和反映的社区“脏乱差”等问题,实现“多个部门参与、一个平台联动”,做到“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流处理”,累计化解居民问题700余件,实现居民需求收集、筛查,对接资源、开展服务、满意度反馈闭环操作,建立过程全程跟踪、满意度评价及反馈改进机制,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二、实施网格化管理,畅通需求表达新渠道

一是组网格。规范网格设置,实现“多网合一”。根据社区实际以居民小区、楼栋等为基本单元科学划分网格,做到不留空白、不留盲区。同时各类社会治理资源下沉到网格,将党建、政法、民政、公安、城管、卫健、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合而为一,实现了“多网合一”。二是配人员。规范人员配备,充实网格力量。由社区专职工作者担任网格长,在辖区内的物业工作人员、居民党员、公益性岗位人员、“4050”人员、业主委员会成员中择优选配具备良好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的人担任网格员,“双报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街道干部、区直下派人员等担任网格指导员,各网格形成1长2员的“1+2”网格结构。三是强功能。完成信息采报,建设智慧网格。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全面采集、动态掌握网格区域内人口、社保、安全、稳定等情况,并及时录入智慧社区平台(松山小智)数据库;社区对网格内人员底数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常住和流动人口底册,实时了解掌握网格内人口变化和重点管理人群情况。创新沟通渠道,开展精细化服务。网格员线下收集和掌握网格内居民的诉求、意见、建议和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并将所受理的时间及时向社区报告,社区或物业及时解决处理相关问题,为居民群众提供点对点的精准有效的服务;居民诉求需其他部门协调处理的由网格员报至智慧社区平台(松山小智),并跟进动态。社区居民也可以线上通过“松山小智”居民问事平台直接反馈需要和诉求,由各部门及时受理解决。

三、打造基层社工站,整合治理服务新资源

一是以智慧网格为“触角”。形成以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为平台,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会组织为依托,社区志愿队伍为载体,社会慈善资源为助推的“五社”联动“N”体系。围绕社会工作服务站和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引导业主委员会、社区社会组织、驻社区单位、社区志愿者、居民群众共同参与,整合社区与社工站、驻社区单位在活动场所、应急抢险、人才队伍等方面资源共用,方便社区居民和单位职工的工作生活,建立以社区为单位的社区治理服务“治立方”。二是以五社联动为“抓手”。完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将社区主动发现、智慧网格收集、居民反馈的需求诉求等,通过社区“治立方”的定期例会、工作联络、评价反馈等制度进行分析研判,依托社会工作服务站开展救助、法律咨询、心理健康服务、矛盾纠纷化解等社会工作服务,加强对特殊群体、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管理人群的精准管控和帮扶;积极链接各类社会资源,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根据居民需求开展法治讲堂、关爱老人等公益活动。

今后,松山区将继续完善智慧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制度,推动更多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落实到基层,不断提升基层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让社区治理更有精度,更显温度。

友情链接
民政部
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
赤峰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