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社会组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持续发挥社会组织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积极作用,助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现向全市社会组织发出倡议:
主动担当显胸怀。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届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创历史新高。全市各级各类社会组织要提高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胸怀“国之大者”,切实增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迅速行动起来,积极争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支持者和实践者,努力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贡献力量。
开发岗位引资源。各社会组织要发挥联系会员、企业、高校和专业人员的独特优势,创新就业资源对接服务模式,搭建和完善就业对接服务平台,形成“行业带头、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的良好氛围。各社会组织要依据章程、业务范围和自身专长优势,结合公益创投大赛等项目的实施,开发与承接服务相适应的就业岗位。鼓励专业性社会组织聚焦新兴产业、民生保障等领域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和见习岗位。各社会组织要挖掘本领域特色产业、行业的岗位信息,主动收集发布行业就业需求,通过建立人才供需链、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等多种形式,促进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精准对接,进一步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立足职能做服务。倡议有资质的人力资源领域行业协会商会、社会服务机构举办社会组织专场招聘活动,引导社会组织及会员企业积极参与平台网络招聘,免费注册并发布岗位招聘信息,推动实现岗位精准推送、校企人才精准对接。推荐使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鼓励社会组织发挥灵活高效、贴近群众等优势,协助业务主管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做好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围绕脱贫家庭、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家庭、零就业家庭等有就业意愿的困难群体毕业生,优先提供咨询指导、岗位推荐、就业实习等服务。鼓励司法、调解领域专业社会组织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普法宣传、纠纷调解、公益援助等法律服务,配合有关部门防范虚假招聘信息。
及时报备促规范。社会组织在参与高校毕业生帮扶过程中,要时刻按照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要求,依照《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组织活动管理办法》履行活动报备审批手续,依法办会、守法运营,为公益之心铸牢法治保障,令违法行为远离公益净土。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高校毕业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之一,赤峰市民政局诚邀全市广大社会组织与我们携手共进,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迅速投身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局,各展所长,各尽所能,在推进”十万青年留赤峰”行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体现担当、贡献力量。
赤峰市民政局
202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