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自治区民政厅关于“乡村著名行动”相关部署,进一步发挥地名工作在乡村振兴中的助力作用,赤峰市林西县民政局在市民政局指导下,以“乡村著名行动”试点为契机,先行先试,聚焦养老服务领域,探索建立“乡村地名+”服务体系,助推地名文化成果转化运用,形成了一系列运用成果。
加强组织领导,为精准行动提质增效
“乡村著名行动”开展以来,赤峰市民政局主动谋划,积极探索。以《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为指导,印发《赤峰市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同时深入旗县区调研指导,定期调度试点地区推进情况,全面掌握旗县工作动态,及时提供业务指导与帮扶,推动试点地区挖掘地方特色,提炼总结成功经验,确保“乡村著名行动”取得实效,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规范地名命名,为产业发展打牢基础
作为试点地区,林西县“乡村著名行动”以养老机构规范命名为切入点,将林西县的5所公办养老机构、4所民营养老机构、54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66所村级互助幸福院、100处城区助餐点(配餐点)、34处农村助餐点(配餐点)规范命名,并利用民政部“乡村著名行动”地名信息采集上图小程序录入地名信息,实现地名信息成果共享,推动地名导向的基础性作用有效发挥。
拓展地名服务,为养老产业数字赋能
为促进地名文化成果转化运用,林西县民政局在养老机构规范命名及采集上图的基础上,精心制作了《林西县养老服务体系图》《林西县城区养老服务驿站分布图》《林西县老年助餐布局图》,并在高德地图上线了《林西县养老服务一张图》等系列地图,同时在林西县民政局微信公众号上线“林西县养老服务一张图”服务模块,实现养老服务基本信息查询、位置导航等网络化服务,为养老产业数字赋能。
聚焦公共服务,为农村智慧养老助力
林西县民政局聚焦农村养老需求,逐步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地名标志与便民服务相结合的“智慧门牌”改造力度,将农村互助幸福院门牌全部升级为二维码门牌。通过扫描识别门牌中的二维码,可直接了解互助幸福院基本情况、周边发展产业、便民服务设施等信息,着力打通信息壁垒,提升养老服务质效,把地名“数字服务”嵌入农村养老产业发展,惠及更多老年人。(苏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