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赤峰市社区治理典型经验 克什克腾旗宇宙地镇很黑村 基层治理保驾护航 乡村振兴活力迸发

发布日期:2023-11-27 09:53 来源:赤峰市民政局

宇宙地镇很黑村地处克什克腾旗热水塘温泉旅游度假区至阿斯哈图石林景区沿线,这里是“全国网红打卡地”。近年来,很黑村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结合“很黑不黑、网红更红”的形象定位,因地制宜在一、二、三产上持续发力,逐步将生态优势、农业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游梯田花海、住民宿、尝美食、果蔬采摘、骑马乘驼、歌舞篝火、星空烟花等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让游客留得下、玩得好,成为人气爆棚的“网红村”。

一、基层治理根基稳固 社会环境稳定和谐

很黑村坚持党建引领,以打造善治乡村为目标,创新推出“一约一团三化”基层治理模式,形成党建引领、党群共治的美丽乡村治理新格局。

“经过一年多来的探索实施,机制更加成熟,运行更加规范,为我们村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很黑村党支部书记付桂芬说。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将环境美化、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内容进行细化实化,让村规民约更充实、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建立村务议事团,协助村“两委”,监督村规民约的落实,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以及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实现众人事、众人议。按照“一长一员一团队”标准,采取镇领导包村、村“两委”和驻村干部包组、网格员包户的方式,健全网格治理体系。和党员群众“约法三章”,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门前三包协议书,建立“红黑榜”,实行积分制动态管理,规范村民行为。建立社会治理(综治)中心,设置“一村一民警”“一村一顾问”,开展普法宣传、诉源治理、法律援助,人人学法、人人懂法、人人用法的氛围日渐浓厚。

二、村务议事群策群力 产业发展红红火火

很黑村依托有效的基层治理,丰富村级议事协商的形式与内容,通过畅通民意渠道,回应群众诉求,集聚群众智慧,解决了一系列村级发展难题,为很黑村村产业发展赋能助力。

“在推进一些项目时,个别村民不理解、不支持,通过走村入户做工作,坐在一起勤商量,这些项目实施起来更加顺畅高效。”村务议事团成员朱祥说。通过村务议事团,“大家的事商量着办”更为广泛接受,顺利完成旱作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5800亩,该项目受益群众700余人,土地流转费用由100元/亩提高到300元/亩。投资50余万元,建成“很黑美食广场”,带动当地群众30余人就业,闲置劳动力通过务工可实现人均增收10000元以上。改建闲置食用菌棚54栋,采取租赁流转的方式,发展草莓育秧、采摘产业,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8万元,解决20余人就业问题。成立很黑村旅游文化有限公司,规划跑马场管理。跑马场目前有牵乘人员10人,牵乘马匹19匹、骆驼10峰,平均每天营业额达20000元。

三、以农促旅以旅富农 农旅融合强村富民

很黑村充发挥地区深厚农耕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通过推进生态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旅融合品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听到‘很黑’这个村名,就想到这里看看是哪里‘黑’。到了以后才发现,这里的景色宜人,民风淳朴,很黑村是真不黑,网红村是真很火。”来自天津的游客说。近年来,通过政府主导、村企共建,农旅融合新业态逐步形成。打造很黑田园综合体、很黑美食广场、生态园各一处,生态农业旅游景点3处,休闲农庄3家,把自然风光、梯田花海、康养度假、美食娱乐等串点成线,完善标识标牌、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搭建“旅游+农特产品集市+电商交流平台”,成功举办丰收节暨农副产品展销会、很黑美食文化节、非遗展演、科普研学、“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农牧民歌手大赛等活动,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拉动旅游综合消费320万元,带动农民通过农旅就业140余人,就业收入增加28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23万元。(张楷)